老屋新創空間:人嶼物/好盒器

Silicon Chang
6 min readMay 21, 2018

--

台南,號稱文化古都,除了大家公認的孔廟赤崁等古蹟,還有1600多棟老屋。而最近吹起了一波老屋改建的風潮。

為什麼要看世界:看到另一種問題解決的可能性

為甚麼要看世界?
而為什麼要選擇「修復」而不是拆除?

有時候出國旅遊,會發現日本的京阪神好像對於一般大眾而言是個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大家會想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旁拍一張和服照,但是談論到新加坡,大家似乎是想到工作。最大的原因除了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於建築是不是可以再造的。新的東西丟掉或拆除很快可以再造讓人不會覺得可惜,然而傳統建築因為技術與風格已經失傳,無論如何不能再造,其背後文化意義產生了價值。

不是古蹟的老屋是最危險的,因為沒有一個明確的身分保障它們,只要不符合經濟效益都會得到拆除的命運。傳統若是堅持傳統並不能讓現代人接受,因為不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於是台南一些人將老屋修復並開咖啡廳與青旅,融合了過去與現代。

然而除了咖啡廳跟青旅,老屋還可以做甚麼?在美國其實還有maker與老屋的融合、或是青年創業基地。在日本也有在偏鄉房舍創立的資訊產業「綠谷」,更進一步地融合了過去、現代、與未來。人們在這裡發展並不只是安於現況,還可以提供未來發展性,這才是留住青年人才又不失去傳統的方法。

關於「修復」的信念

背景出身於成大工業設計的宋宜臻,後來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就讀人機互動博士。原本對老屋並無特別興趣,後來被教授拐去做「修復」相關的研究,主題是「Ikea家具的再造」。在美國有一群使用者為了Ikea家具的改造瘋狂。因為其實Ikea的產品生命週期很短,使用密集板材質,在台灣更容易因為受潮而損壞。除了找到數據去說服使用者使用更堅固但價位稍高的產品外,看似Ikea家具在美國找到了另外一種生存方式。

在美國還有另外一個Ifix團隊,專門提供自己修復Iphone的懶人包,只要35美金即可修復破裂的螢幕。回想起之前手機壞掉時,總是覺得修螢幕就要2、3000塊,乾脆趁機換一台手機。但是其實手機含有的一些金屬是會引起非洲部分國家戰爭的血汗金屬。廢棄的手機去哪了?在一些貧窮國家成了廢棄手機堆放的地方,重金屬汙染了他們的河水、土地、孩子。

所有的東西,只要還能修復,都還有其價值。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老房子上。關於修復,就是一個「矯正、創新、互動、回饋」的循環。

21世紀的生產模式是「線性生產」,造成產品不斷地被製造出來就進入垃圾場,但面對不斷減少的地球資源,我們需要的是「循環生產」。我們面臨的不是3、40年前的物資缺乏,而是生產過剩。人們對於修復事物已經沒有信心。講者創立「人嶼物」,並選擇老屋的再造作為創業空間,就是為了做個領頭羊,讓人們看到成功的案例,並且願意跟著去做。

老屋修復的過程

這個創業團隊選擇了位於長榮路,民國58年的老屋。加強磚造,易碎的水泥瓦屋頂,入口在奇怪的地方,2樓還有一個奇特的圓形拱門會妨礙通行,看似拆除這間老屋重建比較省成本。然而他們用承租的方式說服屋主不要打掉,現在屋主還成為了他們的資主者。16個月,100多萬,他們完成了這項艱鉅的任務。

他們的室內設計不是天馬行空的設計,而是讓專業水電請鑑定那些柱子不能打掉,所以沒有遇到結構破壞的慘劇。當然也有遇到打掉牆發現牆後是斜屋頂,整建會影響鄰居的狀況。但他們也很奮力地跟鄰居搏感情,常常關心跟送蛋糕拜訪等,鄰居也從一開始的「這些人吃飽沒事」變成常常關心與友好的態度。

修復前後照片

本來水電強力建議拱門要拆除,但是現在其實再也找不到願意做拱門的人了,於是他們將拱門重新再設計成吧檯。原本想保留的屋頂水泥磚,因為太脆弱一碰就碎,只好忍痛拆除,重建就花了40幾萬。

因為成本考量,他們自己DIY粉刷與壁癌。牆壁上的壁癌,選用成大土木系校友在安平創業的「樂土」,是利用曾文水庫的淤泥研發而成。

知識門檻沒有透明化,變成觀念推廣的阻力

原先要說服屋主做這件事是最困難的,因為經濟效益與修復老屋專業知識的門檻讓屋主在資訊不透明的狀況下多半選擇拆除。講者提出如果可以建立一個平台分享這些知識,像是Dcard有很受歡迎的自己改造房子系列的《What’s in my room》,日本有《全能住宅改造王》節目,都在提供成功的案例與過程。

講者希望能有一個更加系統化的專門網路平台去做降低知識門檻與產業媒合這件事。只要同樣具有動機的一群人一起討論合作,事情就變簡單了。像是找誰「整建」是首當其衝的問題,因為目前的水電工多半在做「興建」。如果能有這樣一個平台,就可以連結同樣有興趣,但不知道從何開始的人。

而「知識平民化」與「尊重專業」是並存的,一開始可以將問題拆解成可以自己解決與需要求專業的部分,而不是因為不知道而被當竹缸敲,或是一切都想自己解瘸才發現很困難。

關於修復與限制,反而可以激發創意

修復的過程是激發創意的過程。

修復重新連結了人與物的關係。原本大家以為限制越少感覺越自由,但是拿到一張空白的作文題目我們往往不知道要寫甚麼。講者說「限制越多、創意越大」,像是南宅青年因為受限於金錢,利用竹竿自製了投影幕。講者在美國業有遇到改造衣服活動,只能用從衣櫃中拿特定衣服去改造。而這間老屋2樓的圓形拱門原先難以通行是限制,後來反而成了吧檯。珍惜物資是種無價;而激發的創意並令人感到驚喜,是另外一種無價。

修復也是感情的連結。原本團隊中的一個夥伴自己漆了一個紅色的門,後來退出前強烈要求要跟那扇門合照,「那是我自己漆的!」,人們總是會對自己生活與經歷過的事物產生情感。

「好盒器」,一個夢想的開始

「想做的事情其實很多。」講者說,像是成衣會有血汗工廠問題,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如何解決。「而容器浪費是我們可以修復的問題。

好盒器創立於2015年,團隊發現台南盛行的手搖飲料杯與塑膠提袋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且即使有買環保杯,逛街時常常還是會忘記帶,於是產生了這項服務:正興街店家的容器租借。使用好盒器的容器裝飲料可以帶著逛街,然後在目前合作的16家店都可以歸還,就像是容器界的Ubike。

好盒器

最近很夯的飲料杯袋其實仍然是一種製造,好盒器的杯袋使用的材料是自2016總統大選的回收競選帆布,當時幾乎是搶收回來的。好盒器想做的事情正在慢慢實現,現在的也即將推出app與自動販賣機等服務。

那麼好盒器會不會被偷走呢?講者說,只有6%的遺失率,而且還越來越少。他們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只要租借的地方有提供杯子販賣,就可以避免「太想要」的民眾「拿走」。關於好盒器要怎麼清潔與消毒呢?他們找來了企業團膳清洗公司,不過現在的杯子形狀的設計還沒有達到對清洗公司的機器友善,仍然需要部分手動,未來新出的版本將改善這個問題。

--

--

Silicon Chang

I like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I am a designer and a programmer. | 喜歡左腦右腦均衡的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