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入行後的自我成長

Silicon Chang
Apr 15, 2024

--

不論是不是公司的一人設計師,總會遇到 Burnout 或是感到成長停滯,感覺自己像是台機器自動化的執行一連串的設計流程的時候。

「AI,請取代我吧!」我吶喊著。

對於我來說,我在這個時候並沒有感到最初我轉行投入這個領域的快樂。我只是大量在使用這個工具,並且很擅長使用工具的人。照著鏡子,我看到我好像有點印堂發黑,只好時不時地去行天宮收驚一下。

我開始在沒有同理心的狀況執行好像有同理心的需求設計,訪談中耐心地引導使用者「先不要一直說需求,能否想想上次想要這個需求的時候發生什麼狀況」。跟自己說「銅鋰鋅,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心裡只想大叫提出錯的需求的人怎麼不去死一死。

這是一種,雖然你的產能變得很快、產出很大,但是在設計這件事上漸漸感覺不到快樂的時刻。這時候的你開始習慣好的 UX 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詭異的時程與 workaround ,導致功能沒有做完,功能沒有做完 User 就感受不到 Value,還會覺得很難用,下次還要花更多時間修復。你開始發現有時候你的產品就像奇葩裝潢,廁所蓋在客廳正中央。工作有時候像是給你一塊地,叫你先規劃廁所,然後突然跟你說要加上客廳,這次不是只要蓋廁所。最後才有突然一兩個自稱在乎設計的人跳出來罵:「為何廁所在客廳中間?」、「重新設計客廳體驗」、「設計師你究竟是在設計產品還是在設計我?」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你會這樣安慰自己。

如果你的薪水很好,可能會感覺自己像是一台巨型印鈔機,如果你的薪水不好,就會開始怨天尤人,感覺自己是個資本家的小螺絲釘。

你可能會開始感受到冒牌者心理,看到別人的作品集撰寫「他們說我是最會溝通的設計師!」、「跟RD一起Sharing Iteration並且確保功能無縫的被實作出來」開始感到 PTSD,在參與設計師社群感到社恐爆發。坊間的設計師好像都「超會溝通」,八面玲瓏,跟利益關係人保持良好關係,超愛參加活動,每個人都是社牛 ENFP,很會舉辦工作坊讓大家參與設計。

雖然還稱不上資深設計師,我也經歷了這段時刻。自認我是做任何事都需要先找到 Passion 才能做得好的人,所以我花了一些時間思考。不能控制的東西真的跟我沒關係。學習在能夠控制的部分盡力。像是我自己的熱情,就是我需要撿回來的,畢竟就算原地退休,我也感到無聊。挑戰是我每天感到活著的一部分核心要素。我覺得這段時間幫助我的,是看 Youtuber DoDoMan 跟描述學習畫圖者成長歷程的卡通「藍色時期」。

在DoDoMan裏面的中心思想是「跳脫舒適圈」。每天看個一兩集,我開始挑戰自己不會的事情並且努力去找資源。

1. 20% Project。

前陣子與在 Google 工作的學弟聊聊後,發現他們有一個機制叫做 20% Project,當你對現在的職位感到倦怠時,可以申請 20% Project。20% Project 的意義在於你可以花 20% 的時間把你的工作換成別的職能的工作。意思是如果你是工程師,可以選擇參與 20% Project 的設計師工作,如果你是設計師,也可以申請參與 20% 的 PM Project,嘗試動動另一邊的腦袋。 學弟說,除了讓員工可以轉職,其實也讓員工感覺工作重新充滿吸引力,進而不是往換工作去想。

受到這個概念的啟發,我在與老闆 1:1 的時候提出了這個概念,老闆也願意給我機會,讓我嘗試服務設計與現場導入。這兩件事都不是我擅長的,也不屬於 UX Desgner 職責的範圍。

為了學習這件事,我寫信給清大服務科學系的教授王貞雅老師詢問服務科學最新的研究趨勢,以及 Framework ,我找到一些關鍵字與指標期刊與會議論文,用學術抽象的視角在看待現場。非常感謝善良的教授願意撥出時間幫助我。

我也在 ADPlist 找服務設計師的資源做我的 Design Review。我在這個平台獲得很多很有效的幫忙,令人感動的是設計師社群有一群這麼厲害的人願意免費傳授心法,讓剛開始學習摘水果的猴子能夠越跳越高,越跳越精準,而不是謾罵剛成為猴子的人不會摘水果。

至於為何不在自己的公司做 Design Review,因為大家都是厚厚的同溫層,要進步與發現樂趣,重要的是發現不一樣的觀點,需要一個全新的視角。同一個公司有太多麻煩的人際關係。例如大家眼光差不多、一直有一樣的問題,或是礙於情面不好意思說實話。

2. 嘗試去不屬於軟體業的地方當志工,從事可以接用戶以外的人群的工作。

最近開始在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當關懷被冤枉的司法受害者的關懷志工。

我在這個地方發現很多從設計師角度會看到的事情。我並不需要產出介面設計稿,而是可以花更多時間與真正的人建立活著的關係。

建立在訪談的關係,對我來說就像是跟一個不認識的人快速約會,再好的訪談技巧都有其瓶頸。在台灣的幾次研究員面試,我最常被面試官挑戰的是:「其實好的研究只會選1、2 種方法,不是說只能訪談,而是訪談剛好最實用。」雖然非常受用,不過只使用訪談的確不能解決我的職業倦怠,工作的目的是需要人解決問題,也並不需要解決我的職業倦怠。

在這裡我的第一個嘗試是,使用設計思考常常使用的工具「樂高」,設計男女老幼都可以樂在其中的小活動。「小朋友可能會吃掉材料」、「老人家視力不良」等等,我執行了最新 HCI 研究常常在討論的 Inclusive Design ,使用同理心做不是 General User 的設計挑戰,這是不屬於我工作上的視野。成為關懷志工,參與生活圈之外的人本中心思考,參與人們的真實生活而非僅僅是觀察者,我感到很快樂,並且這會加深我對設計的視野。

3. 去一個全新的國家旅行,體驗他們的創新服務。

今年年初,我嘗試了在軟體大國美國進行鴛鴦鍋旅行,6天在灣區,5天在紐約,像是一半是清湯、一半是辣湯,非常豐富。灣區跟紐約的軟體風格非常不一樣,這源自於城市的擁擠程度與人們的步調,人們生活的方式形塑了軟體設計的形狀。

在紐約,好的餐廳很容易很多人,沒什麼空間排隊,桌子跟桌子之間的空間比灣區小上不少。在這邊我沒有辦法想像送餐機器人有任何空間可以行走,多半還是使用人力送餐特別快。生活步調很快的大家流行使用 Resy 做「訂位」功能,訂到又新又好的餐廳變成一種時尚,因此在 Resy 上也有新的餐廳排行榜。另外紐約不愧是重視設計的地方,連企業端的產品都做的特別漂亮,Resy 大概是我看過最美的 POS。

在西岸,服務生手持著一隻輕便的手機在會曬到太陽的戶外區進行點餐跟結帳,畫面是白底藍色按鈕,客人不需要走到櫃檯排愚蠢的隊,可以更優雅的吃完一餐,服務生也不用那麼辛苦要拿著厚重的平板走來走去(台灣現在 POS 仍然還是平板為主流)。

Square 的風格我也很喜歡,非常簡約白底藍色的按鈕,雖然不像 Resy 充滿時尚氣息,一看就知道設計系統比較容易維護。Square 跟 Yelp Guest Manager 很好的跨裝置、結合硬體的設計。很難想像灣區的軟體科技是一個先進台灣多少的地方,以前跟教授一起參加研討會的時候,教授說 10 幾年前他在當實習生時就看到 Farmer Market 的農夫用一個小小的耳機孔插上 Square 的裝置在結帳。雖然 Yelp 的美食評論現在被美國人嫌棄落後,然而在灣區有越來越多店家使用 Yelp Guest Manager 做候位。Yelp Guest Manager 有很流暢的現場候位平板。在灣區的工程師使用自取服務預約台式飯糰當早餐,由於腦子裡充滿類似最佳路徑規劃的演算法,在上班的途中順道取飯糰去公司食用解解鄉愁。Uber 的前創辦人創立了Ghost Kitchen,讓同一個廚房在不同時段出產不同品牌的產品,讓廚房的使用率達到最大,單位租金的利率更高。Uber 在 LA 的甚至使用了送餐機器人在馬路上穿梭,甚至聰明到可以過馬路。

各種嶄新的服務,都刺激了一個在台灣土生土長的設計師的視野。

4. 開始面試。面試不一定真的要換工作,就像從事網路交友的人不一定真的在搞外遇一樣。

如果處於甲方,雖然少了乙方那種常常有不受控制的利益關係人還有無法追蹤專案成效的困擾,但是可能會面臨同一個主題做太久的問題。想做得更深,但是不知如何可以更深。

面試是很有效的一種方法。準備面試時會看到其他公司的產品,認真做功課,這件事本身就是學習類競品研究。跳脫自己的領域看有類似核心功能的其他產品,而非陷入同性質競品的功能開發速度比賽。

同時也會學到更好的 Present 技巧、在被洗臉的時候鞏固自己的自信心變得更加強大,知道自己的問題與產業的問題。

信心會使你成為一個更好的設計師。

5. 語言交換。

為了學習英文口說,我在 Facebook 社團找了語言交換的朋友,是一個想來台灣定居一陣子的美國人。語言交換真的幫助我很多,尤其是看到一個來自其他國家的人如何在台灣找尋在他國家有的事物或是拼湊出新的方法過以前的生活,這些讓發現了我從來沒有發現過的事物。

記得研究所教授在從事無聊偵測的研究時,提到無聊分成幾種層面,一種是「東西本身很無聊」,例聚會無聊滑手機,另一種無聊則是「缺乏挑戰性」,像是重複性高的遊戲,還有一種是「精神密度」不夠,像是開車因為旁邊沒人講話開到睡著,或是進入自動化模式、非常熟悉的工作。有趣的是人們在遇到稍微有點困難的狀況時,腦神經是活絡的,就像是當一群沙丁魚中,被放入一條牠們的天敵鯰魚,沙丁魚就會為了活命而不斷游動,因而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樣。鯰魚效應在管理學上常常被用作威脅,例如績效制度。然而我認為這是挑戰性基於帝王學的誤用。我認為挑戰性不一定是製造威脅,而在於讓一個人嘗試新東西,使用長期沒有使用的大腦區塊。

從事了這些行動後,我開始變得有活力,也開始解除印堂發黑的狀態。我體會到在成長與觀點上的突破,就是我身為一個設計師熱情的來源。入行後的自我成長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

--

--

Silicon Chang

I like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I am a designer and a programmer. | 喜歡左腦右腦均衡的Lifestyle